支付宝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其他平台意欲何为?

2021-02-11:17:53:37 Admin 浏览量 1572

  风头正盛的互联网存款产品从支付宝消失了!


  12月18日,记者从支付宝APP页面发现,前一天还在售的银行存款产品已经下架。


  与之对比,京东金融、度小满等平台的多款银行存款产品仍在销售。


  对此,蚂蚁方面回应称,根据监管部门对于互联网存款行业的规范要求,目前蚂蚁主动下架平台上所有的互联网存款产品,只对已购买产品的用户可见,持有产品的用户不受影响。蚂蚁会认真落实监管相关规范和要求,用科技手段更好地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


  受各方欢迎的存款“新贵”


  自2018年京东金融率先上线银行存款之后,陆金所、度小满、支付宝、360金融、小米金融、腾讯、宜信、国美金融等平台陆续跟进,互联网存款产品一时风靡。此类存款产品的发行模式并不复杂,其中,银行通过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平台销售存款产品,产品和服务由银行提供,平台提供存款产品的信息展示和购买接口(债权债务关系为存款人与银行)。


  对于消费者和银行而言,为何互联网存款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据悉,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的存款产品,全部为个人定期存款,以3年、5年期为主,3年期利率最高为4.125%、5年期为4.875%,均已接近或达到全国自律定价机制上限。近半数产品的起存金额仅50元,且均可提前随时支取。《金融时报》记者此前通过京东金融购买过营口沿海银行的一款个人存款产品,期限为360天,年化储蓄利率高达5%。


  由于具有高收益、低门槛、操作便捷等特点,互联网存款产品广受消费者欢迎。并且此类产品同样属于银行存款产品,完全执行存款保险条例,其安全性也有保障。


  对于银行而言,发行互联网存款产品也有较大吸引力。尤其是对于部分中小银行而言,此类产品已经成为吸收存款、减轻揽储压力的重要手段。


  背后风险不得不防


  在便利消费者获取存款服务,缓解中小银行存款压力的背后,互联网存款产品实际上存在着一些争议和隐患,给金融监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存款比价销售的形式近几年来很普遍,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基本都有,很多人称之为‘存款超市’。”有地方监管人士向记者表示,其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几方面。第一,相比于普通储蓄,存款互联网化给流动性带来比较大压力,是否会发生挤兑问题有待观察,监管、银行和平台都需要研究监测和应对方案;第二,资金价格竞争符不符合监管要求现在还没有明确说法,存款业务“持牌”经营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已经有所突破尚不清楚;第三,互联网存款是否和助贷情况类似,也存在平台和银行之间博弈;第四,这种比较的形式是否会导致用户只看利率高低这一个标准,投资者适当性的要求被忽视。“总体还是希望金融市场能够更稳健发展。”上述监管人士说道。


  记者看到,在各大平台的存款产品页面,多标注有“本息保障。50万以内100%赔付”等字样。那么,存款保险赔付是否意味着毫无风险?


  对此,西南财大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持否定态度,他表示,从监管的角度看,在银行50万存款央行兜底这种硬性宣传下,互联网存款给与高息,会滋生银行道德风险,导致银行吸存的恶性竞争,为弥补高息成本支出,银行需要抬高放贷利率,拉高实体经济成本,也会加大金融体系承担的信用风险。


  针对长期存在的银行揽储之争可能产生的风险,监管对于规范各类存款产品的态度已较为明朗。近日,六大行纷纷发布公告,宣布自明年起,提前支取可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也正是处于规范发展的考虑。由此,支付宝停止上线互联网存款产品也在情理之中。


  监管又该如何限制银行吸存竞争?陈文表示,可以考虑从规范银行账户管理体系入手,中小银行吸存大多依靠的是二类电子卡,如可以采取限制一类卡入账金额等方法,具体方式可以多加探讨。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在线
咨询
手机
课堂

移动端网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