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告诉你,我为什么一定要学ACCA?

2022-05-25:17:13:11 Admin 浏览量 2156

ACCA · 陈同学

 

一年半前某一晴朗的早上,当我收到全科通过邮件的那一刻激动到想在马路上一路狂奔,但短暂的兴奋过后,便是长达一个月的目标缺失焦虑,那时我才意识到ACCA之于我早已不仅是一纸证书,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目标支撑。

 


第一眼看到陈同学的时候就觉得眼前一亮,一个瘦瘦的、文静的邻家女孩,自信的笑容、明亮的眼神,让她整个人仿佛都在发光!


她不仅专业课成绩优秀,还在课余时间经过不懈努力全科通过ACCA、用ACCA来检验自己,而且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论,还能抽出时间去丰富课余生活,这就是妥妥的“别人家孩子”!


她的经历充分说明:努力才能谱写一段属于人生自己的完美乐章!


01

用ACCA来检验自己


回想当初选择ACCA的原因,更多的是它作为一项全球性考试,恰好契合了陈同学当时所渴求的普适性的评价体系,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与证明学习能力。


换句话说,拥有相同的师资、教材,在同一场考试中,是否能取得较优的成绩?能否比名校学生表现的更为优秀?


这是陈同学当时十分好奇的一件事,也是能够在考证的过程中不断被检验评价的。


另外,在CPA和CFA都不允许在校生考的情况下,ACCA似乎成了在校生能考取的唯一一个含金量认可度较高的财经证书,自然也可以成为优势与竞争力。于是,陈同学在刚上大一就义无反顾地报考ACCA了。



有一句话叫做越努力、越幸运,但是她更信奉的一句话是:“越努力、越自信。”她觉得可能现在的他可能不是特别优秀,但随着不断地努力一定会在各个方面都成长为期望中的自己。


02

考经分享


 


关于ACCA的备考经验,她有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供大家参考(科目较多,故这里只讲通用方法,且仅针对应试):

备考经验

1、备考遵循KFC原则,主次分明,抓大放小。


即对于三档考点:Key (占60%)Familiar (占30%)Common(占10%),Key部分的知识是要重点复习,达到接近全对的,Familiar部分能对七成,而Common部分的知识随缘看看就可以,这样的复习程度足以通过考试,效率极高。


即:每一科复习的时候必须要首先识别出哪些是必考的重点知识(每一科都有必考点),哪些是又难又杂却又几乎不考的边缘知识,再把绝大部分时间投入到重点知识的复习当中,做到接近全对,毕竟这部分知识才是通过考试的保障。


几乎不考的边缘知识只做了解或者选择性舍弃,别去深究,这样就能省下大量复习时间。

 

2、不要有任何畏难情绪。


作为过级性的考试,50分的门槛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不会太为难考生。


“讲义+BPP+真题”的搭配足以应付所有科目的考试,不要被网上贩卖焦虑的信息冲昏头脑,只要认真听课、复习,考出ACCA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


3、关于科目搭配。


由于F5和F7、SBR和P7的重叠知识较多,推荐一起考,其余科目较为独立,可视情况随意组合。

 

4、利用好考前“黄金两周”。


不论制定了多久的复习周期,考前一两周都是对考试结果影响最大的,也是记得最牢固的,所以不管前期有多咸鱼,这两周一定一定要清除杂念,专心复习,不要弃考。

 

5、归纳总结。


反反复复看书很可能产生“看了感觉跟没看一样”的焦虑,归纳总结的过程可以缓解这一焦虑,复习更为踏实。


严格意义上叶同学只用了这一种学习方法,相当于把散落在厚厚的教材里的那些零星的重点知识全部整合到几页纸上,后期只需背诵理解这几页整理好的笔记,大大降低复习难度。


注意:一定是要经过自己艰难思考的归纳总结,这相当于是一个知识重整的过程,尤其是难懂的知识、解题步骤、算式都可用更易于自己理解的方式简化,再重述一遍。


03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小优觉得:学习所带给人的平衡和秩序感是很难被取代的,也是生活中少有的会提供参考答案的事情。


考过ACCA之后,也许你会觉得具体的知识点因为缺少应用可能已经很模糊了,但ACCA备考过程中提升的时间管理能力、分析问题的逻辑与磨炼的心性会让你一直受用,而且,ACCA提供的机遇与平台的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备考的艰辛也许会被忘得一干二净,但是留下的只会是它带来的增值与红利,希望为ACCA用心付出过的小可爱们都可以从中找到价值!


最后送大家一段话:想要转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必须付出超乎常人的蜕变,完美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与无数风雨的洗礼。在通往优秀的路上,不管遇到了什么,都要像一颗迎风的向日葵, 朝着明亮的方向高调前行!


加油!ACCAer们!


在线
咨询
手机
课堂

移动端网站

返回
顶部